索引號:111423LL00100/2023-68292 | |
發文字號:興政辦發〔2023〕27號 | 發文時間:2023-08-25 |
發文機關: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主題詞: |
標題: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興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 |
主題分類: | 發布日期:2023-08-25 |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興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興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8月25日
(此件公開發布)
興縣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7號)精神,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晉政辦發〔2022〕2號)《呂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呂梁市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呂政辦發〔2022〕46號)有關要求,切實推進興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進程,著力提升興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作業能力和服務效益,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準確把握人工影響天氣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切實強化責任落實、科技支撐和體制保障,不斷提高作業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努力建設人工影響天氣強縣,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安康福祉提供保障。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形成組織完善、服務精細、保障有力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F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安全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更加高效,體制機制更加完善,政策環境更加優化。實現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實現“保豐、增綠、減災”。
二、工作任務
(一)增強基礎業務能力
1.精密監測、精準預判,科學下好“先手棋”。嚴密監視過境天氣形勢,積極研判人工影響天氣潛勢,科學制定作業方案,大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益。(責任單位:縣氣象局)
2.跟隨統一指揮、助力三級聯動,堅決打好主動仗。按照省市縣三級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作業體系建設相關要求,健全完善縣級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作業體系,形成全省統一指揮、上下協同聯動的作業體系,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縣氣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統籌布局、補齊短板,影響范圍實現全覆蓋。將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設人工影響天氣能力提升工程,強化能力建設。糧食主產區、經濟林果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區,按照15公里網格標準適當增加標準化地面固定作業站點,高海拔山區科學布設地面增雨煙爐,擴大覆蓋范圍。(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縣氣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4.完善建制、穩定隊伍,作業訓練實現“全時段”。完善作業人員職業保障制度,按規定落實津補貼政策。健全作業人員技術等級評定、績效考核制度、聘用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完善作業人員勞動保護、人身意外傷害和公眾責任保險等保障制度。組織作業人員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常態化作業培訓。(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氣象局、縣人社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抓好重點領域服務保障
1.服務農業“保豐”,減少災害損失。完善氣象和農業農村部門聯動機制,加大增雨、防雹作業力度,促進糧食穩產增收。圍繞干旱、冰雹等主要氣象災害,開展全縣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和區劃。面向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科學布設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站點。(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氣象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服務生態增綠,改善生態環境。圍繞生態保護與修復,開展全覆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為筑牢綠色生態保護屏障助力??茖W開展河流湖泊補水增雨作業,讓水量豐起來。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科學布設新型作業裝備,適時開展針對重污染天氣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興縣分局、縣氣象局、縣自然資源局、縣水利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3.服務防災減災,做好應急保障。完善不同區域應對森林草原火災火險、干旱、冰雹等事件的人工影響天氣應急工作機制,及時啟動針對性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根據重大活動需要,建立人工影響天氣演練和聯動作業工作機制,保障重大活動順利開展。(責任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氣象局、縣水利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林業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三)健全安全監管體系
1.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人工影響天氣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制定人工影響天氣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和安全事故處置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依法組織開展安全生產聯合檢查、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置工作。(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氣象局、縣應急管理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2.加強部門監管,健全聯合監管機制。嚴格落實空域申請、作業人員備案、作業安全保衛等工作制度,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加強作業裝備、彈藥購置、運輸、存儲、使用等安全管理。完善彈藥專業化、規范化存儲制度。(責任單位:縣氣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對全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指導和統籌協調。建立健全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協調機制,明確組織實施、安全監管事權責任,強化作業業務、設施裝備、作業隊伍保障。
(二)強化經費保障。完善經費保障機制,加大投入,將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作業、運維等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形成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為實現全方位、全時段、全覆蓋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提供財政支撐保障。
(三)依法依規管理。嚴格執行氣象法、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配套規章制度。加強對法律法規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類組織依法依規開展人工影響天氣相關活動。加快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體系建設,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
(四)強化信息報送。各單位要密切配合,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具體工作要求,全面推動我縣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每年年底前將年度工作落實情況報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辦公室(縣氣象局),縣氣象局要統籌做好信息匯總,并按時報送年度推進情況。